下一篇
放大+  缩小-   默认o

闽菜品牌如何端出“创新菜”

我市出台三年行动方案,12条举措助力闽菜向“新”发力
本报记者 沈彦彦

  

  打造点线面结合新闽菜发展网络

  

  点

  建立厦门新闽菜菜单、拓展“米其林”“黑珍珠”“金梧桐”等餐厅、培育闽菜大师等

  

  线

  挖掘厦门美食之旅线路

  

  面

  建设具有厦门饮食风味特色的夜市,培育中华美食街区等

  

  本报记者 沈彦彦

  李春芳为夫卷“薄饼”,郑成功攻城创新“蚵仔煎”,顾颉刚梦回闽南“四果汤”……将文化浓缩于味蕾之上,人们总能邂逅那些充满“闽南味道”的美好记忆。留住乡愁,闽味出圈,厦门的餐饮行业将迎来提速新起点——近日,我市出台《厦门市加快新闽菜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(2024-2026年)》(以下简称“行动方案”),推出12条创新举措,全链条“出招”,多维度助力闽菜向“新”发力。

  新闽菜究竟“新”在哪里?这份行动方案为餐饮行业描绘了怎样的蓝图?将为餐饮企业带来哪些新机遇?我市不少业内人士表示,他们已在新闽菜融合创新的赛道提速抢跑,对闽菜产业品牌化、特色化、规模化发展充满信心。

  

  行业之问:

  闽菜“新”在哪?

  支撑点+拓展线+产业面 构建新闽菜发展网络

  

  2023年,厦门餐饮收入首次突破350亿元,从2022年的278.67亿元增长至361.04亿元。而行动方案为未来厦门餐饮行业的发展目标绘制了蓝图:到2026年,我市将力争实现“双500目标”,即全市餐饮业年营业额超过500亿元、限额以上餐饮企业突破500家。

  从2019年的餐饮收入189.73亿元,到2023年的361.04亿元,超171亿元增长,厦门用了5年。实现“双500目标”,还需要更多新动能。

  本次行动方案从多个维度诠释了“闽菜”发展之“新”,也揭示了餐饮行业实现目标的“新动能”。除了“发挥厦门侨、台、闽南文化特色优势,坚持创新驱动发展”之外,“点、线、面相结合的新闽菜发展网络”总体思路备受关注——行动方案提出,要从建立厦门新闽菜菜单,拓展“米其林”“黑珍珠”“金梧桐”以及闽菜馆等餐厅,培育闽菜大师等多个“点位”,逐步建立并完善新闽菜发展的支撑“点”;从挖掘厦门美食之旅线路延展新闽菜发展的拓展“线”;从中华美食街区、福建省特色美食街(城)、餐饮夜市、同安食品特色产业园等完善新闽菜发展的产业“面”。

  “这一思路无疑突出了厦门的优势,符合商业和餐饮业提升品质、升级消费的要求。”厦门市餐饮行业协会秘书长曾升说,在厦门,高端、差异化品牌与高质价比、网红品牌资源集中,提质创新,实现品牌和行业的提质升级,将是“新闽菜”赛道上的又一题外之意。也有业内人士猜测,这份行动方案也预示着我市将加大力度培育、引进“米其林”“黑珍珠”“金梧桐”、闽菜馆等餐饮顶流品牌,助推厦门餐饮矩阵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再上新台阶。

  

  

  如何发力:

  让闽菜品牌走得更远

  

  向“新”发力,闽菜品牌如何走得更远?行动方案从加强宣传推介、传承创新闽菜、建强平台载体、拓展餐饮市场、做优做强名小吃、培育发展预制菜、推动餐饮数字化、汇聚闽菜人才、完善标准体系、推进融合发展、创新金融服务、优化营商环境等打出“组合拳”,全链条助力“新闽菜”出圈。

  

  

  

  亮点1 讲好闽菜故事

  结合地理人文等特色打造厦门美食

  

  行动方案提出,新闽菜创新结合厦门的地理、历史、人文及海丝、非遗等元素,打造厦门特色的“主题文化宴”,鼓励推出闽菜“一店一菜单”,做深做实“一区一桌菜”的打造和推广。事实上,在餐饮市场“卷”出新高度的今天,讲好闽菜的故事早已成为厦门知名餐饮品牌的“加分项”。

  “闽和南的‘闽菜故事’,从菜品命名就开始讲了,除了菜品的命名融入了闽南典故之外,在闽和南的包厢中,以古厝门楣堂号作为包厢名,例如衍派、传芳等,都是展现闽南传统文化的窗口。”绿岛集团旗下品牌闽和南连锁餐饮福建区域总监詹静介绍,“闽和南”还推出“主题文化宴”,例如萝卜饭节、润饼节、烧鳗节、佛跳墙节四大传统闽菜主题节庆活动,收获不少好评。

  厦门宴遇·福建荟馆、厦门上青本港海鲜、小埕戏……这些“黑珍珠”“金梧桐”“闽菜馆”上榜的头部闽菜品牌也从食材、烹饪技艺、菜品呈现、餐饮文化、餐厅环境等方面诠释“新闽菜”内涵,加速闽菜品牌“出圈”。

  

  亮点2 推广非遗美食

  构建多业态多领域多品牌闽菜发展矩阵

  

  “目前,厦门市已经有市级饮食类非遗项目‘同安封肉制作技艺’‘炸枣传统制作技艺’‘新店番薯粉粿传统小吃技艺’等,省级饮食类非遗项目‘薄饼制作技艺’‘澳头蠔干粥传统制作技艺’‘素菜制作技艺’(厦门南普陀)等闽菜非遗项目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。”曾升说,行动方案提出,在我市支持设立大师工作室、评选推荐非遗项目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,以此促进闽菜守正创新,提升厦门闽菜质量。

  行动方案提出,组织老字号、非遗申报和闽菜网红餐厅评选,推动餐饮门店线上线下融合,创新经营管理模式,助推城市商圈发展。将鼓励厦门小吃参与全国小吃产业交流活动,培育壮大名小吃。推动厦门小吃企业全国网点布局,加快整合产业链、贯通供应链,扩大厦门小吃品牌市场。推动闽菜与乡村振兴、文化旅游、养老、家政、婚庆等行业资源深度融合,构建多业态、多领域、多品牌闽菜发展矩阵。

  

  亮点3 建设平台载体

  吸引顶流餐饮品牌入厦,提升新闽菜质量

  

  今年春节前夕,2023年“金梧桐中国餐厅指南”、2024年“黑珍珠餐厅指南”和2023年“闽菜馆”入围企业相继发布,厦门市共有12家餐厅上榜“金梧桐”,4家餐厅上榜“黑珍珠”,20家餐厅获得福建省商务厅“闽菜馆”授权,入选餐厅数量位居全省前列。

  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建强平台载体,强化闽菜品牌创建;推动厦门闽菜餐厅参与“中华老字号”“米其林”“黑珍珠”“金梧桐”等评选,支持深耕本地。一位业内人士说,支持引进“米其林”餐厅或将让厦门餐饮市场实现质的提升。

  今年“五一”期间,宝嘉CCPARK人潮如织,沉浸在海风习习的小城春秋影视小镇。如今,消费“场景化”成为品牌竞争的重要维度,定制新场景、开辟新平台、落户新展会,将为行业注入新活力。行动方案提出,将推动各区提升改造一批餐饮街区,建设以餐饮为主要消费场景、具有厦门饮食风味特色的夜市,支持培育中华美食街区;建设闽菜交流推广平台,引进国际国内知名餐饮展会落户厦门,鼓励国内外知名餐饮企业、社会组织在厦办展开会等。

  

  亮点4 支持闽菜走出去

  在市外或境外开设门店,传播闽菜文化

  

  今年1月,厦门市民小许在南京旅游时发现,“宴遇”福建荟馆江苏首店在南京德基开业——更多人通过这些“走出去”的闽菜品牌,赏味闽菜。这只是厦门餐饮企业拓展的一个缩影。

  5月10日,临家旗下新品牌“无味舒食”在上海静安寺启航,这是其在上海的第二家门店。此前几天,临家闽南菜也在上海开出第二家店……2017年,金砖厦门会晤举办,厦门的沙茶牛肉、炒面线、姜母鸭、面线糊等闽南美食登上国际级的宴会大舞台,备受世界瞩目。近几年来,越来越多闽菜走出深闺,将闽菜文化带到五湖四海。

  行动方案提出,将支持厦门餐饮企业走出去,在市外或境外连锁经营、开设餐饮门店,不断扩张厦门餐饮版图。

  

  亮点5 培育发展预制菜

  加大技术研发,推进闽菜工业化生产、标准化转化

  

  同安封肉、厦门姜母鸭……这些厦门的传统小吃,早在2010年就通过银祥集团走向了市场——在发展预制菜方面,厦门算是先行者。“打造厦门的美食名片,让更多人得以通过更多渠道品尝到地道的厦门美食。”银祥集团相关负责人曾如此说道。

  作为餐饮市场的重要一环,行动方案也提到,将引导同安区规划建设食品特色产业园,推动闽菜餐饮企业与预制菜研发中心深化合作;培育一批涵盖生产、冷链、仓储、流通、营销等环节的预制菜示范企业,推进闽菜工业化生产、标准化转化,加大技术研发,推动闽菜预制菜走出去。此外,鼓励企业对餐饮设施设备进行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,加强数字化建设,扩大知名度,提高影响力,共同推动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。同时,将推动线上厦门闽菜博物馆建设。

2024-05-15 本报记者 沈彦彦 我市出台三年行动方案,12条举措助力闽菜向“新”发力 1 1 厦门日报 content_25347.html 1 闽菜品牌如何端出“创新菜” /enpproperty-->